一、台湾佛教的兴起与变异
台湾佛教是随着大陆佛教徒移居台湾而逐步发展起来的。明永历15年(1661)郑成功收复台湾。在郑氏三代期间,修建了竹溪寺、弥陀寺和龙湖岩等佛寺,闽粤僧人东渡台湾日渐增多。18世纪末,随着台湾的政治、经济中心北移,佛教在北部地区得以发展。据清代范咸《重修台湾府志》载,当时寺院已近百所,其中较著名的有黄檗寺、法华寺,龙山寺、剑潭寺、开元寺(又名海会寺)、广慈庵、元兴寺、诸福寺、南蒲寺等。开元寺、竹溪寺和法华寺称为清代台湾佛教三大名刹。各地还建造50多座观音亭、观音宫或观音寺,说明早期台湾佛教盛行观世音崇拜。
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,台湾佛教发生显明变化。为配合日本的殖民统治,日本佛教主要派别曹洞宗,真宗、净士宗、真言宗、日莲宗,天台宗,临济宗及华严宗8宗13派,纷纷派僧人到台湾布教。其中以曹洞宗最有势力。它以台北龙山寺、台南开元寺、淡山龙3山寺、舟山剑潭寺等为中心,並在台南、台北创建两个别院。1921年,曹洞宗将台南斋教派组合成“斋心社”,於1915年进而成立“爱国佛教会”,下属12所,14个堂。1916年,又与台湾佛教界头面人物,召开“佛教公开大讲演会”,正式成立“台湾佛教青年会”。会址设在曹洞宗台北别院,发行会刊,成立研究会与学校。同年,日本当局派丸井圭次郎筹建台湾统一的佛教组织,并于翌年4月成立“南瀛佛教会”,出版会刊《南瀛佛教》。会长多由日本的台湾总督府文教局长兼任。至抗日战争前夕,台湾寺庙数量大增,上述的日本佛教派别相继建立别院,寺院和传教所等。而且禅宗发展迅速,形成四大法系。一为基隆月眉山灵泉寺,曹洞宗善慧师系;下属近40座禅寺,又称灵泉寺派。二为苗栗观音山法云寺,曹洞宗觉力师系;拥有30座禅寺,亦称法云寺派。三为台南开元寺,临济宗传芳师系。四为冈山大岗山超峰寺,临济宗义存师系。
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,为推行“皇民化”政策,将寺庙、斋堂、庵、观全部改为日本神社,佛寺的法器,僧侣服式及各种仪轨、戒律均效仿日本佛教僧团;所有佛教青年要归依日本佛教,形成台湾佛教“日本化”的局面。
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,年底,佛教界召开全省佛教徒代表大会,成立了“台湾佛教会”。1947年5月,在南京召开“中国佛教会”第一届全国大会,台湾佛教派代表参加。根据大会章程,成立“台湾省佛教分会”。1949年一批佛教界上层人物去台。50年代后,台湾佛教有较大发展。
1、重新确立中国佛教正统。消除日本佛教轻戒律的影响,重新确立中国佛教戒律,是改造台湾佛教的重要内容。当时台湾佛教僧尼戒律松弛,甚至还可以寄戒,即只要交钱,可以不亲自受戒。1953年,在大仙寺创建戒坛,按照中国佛教传统受戒规则,为僧尼授戒。此后,相继在基隆灵泉寺、竹南元光寺、台北十普寺、台南碧玉寺、台中宝觉寺、大岗山旧超峰寺等处传授三坛大戒。并授居士戒。授戒权由台湾“中国佛教会”控制,授戒证书由该会颁发,戒师由该会选派。1968年,台湾佛教会第六届代表大会通过了“传戒规则”,规定“持有小学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,并有初级佛学院毕业证书经考试合格者,准受沙弥戒或沙弥尼戒;持有小学以上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历,并有中级以上佛学院毕业证书经考试合格者,准受比丘戒或比丘尼戒”。从此,确立了中国佛教的传统地位。
2、健全各级佛教组织。1952年2月,台湾佛教会召开第三届大会,重建台湾省佛教分会及19个市县支会。在1955年8月的第四届大会上,健全了领导机关。常务理事会下设秘书处,分设总务、会籍、法务、议事、财务、联络6组。在海外华人侨居地,设直属支会。1974年9月的第八届大会,增设国际、护法、考试、文献、青年、中日佛教关系促进等6个委员会。为加强对僧尼及佛教徒的管理,1969年开始实施“清理会籍并扩大征求新会员实施办法”和会“清理会籍并扩大征求新会员登记办法”。
3.大力发展居士佛教。自60年代中期以来,台湾的居士佛教有明显的发展。其原因有三:一是台湾当局的尊崇与扶植:二是僧尼的大力宣扬:三是因海峡两岸长期隔离,那些家属在大陆的年长者往往将思乡思亲之情寄托于宗教。台湾“佛教居士会”创立於1968年,创始人是国民党前内政部警政司司长李骞,其成员多是国民党政府官员。下属有省分会及一些县市分会。
4.加强佛教教育。50年代初,台湾佛教界致力佛教教育的代表应首推慈航和尚。他早在40年代,在东南亚各地兴办佛学院,1947年回到台湾后,分别在圆光寺和台北汐止秀峰山创建圆光佛学院和弥勒内院,开讲因明、唯识、楞严、摄论等:为台湾佛教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继慈航之后,大醒于1951年在新竹青草湖灵隐寺创办佛学讲学会;印顺在新竹青草湖创建福严精舍,并成为当时台湾佛教的最高学府。此后,白圣于1954年创办“台中佛学院”,又於1957年和1960年,先后在台北十普寺和临济寺创办“三藏学院”和“佛教研究院”。1973年,佛光山宗务委员会创办了第一所佛教大学“高雄佛光山佛教大学”,这是目前台湾规模最大,设备最完善的佛学高等学府。它包括佛教学院、实践学院、教育与管理学院、艺术学院和语言学院,以期培养高层次的佛教人才。此外,由於佛学研究的深入和宗派势力的发展,一些专宗化佛教机构也逐步发展起来,如专门习禅的德源禅学院,专修华严宗的华严宗学院等。另还有专门培养女尼的佛学院,例如,1963年屏东县东山寺创办“东山佛学院”,专门招收16至20岁的女青年。1971年晓云在台北阳明山永明寺内设立“莲华学佛园”。据1977年统计,台湾佛学院共计37所。除上述学院外,还有园心佛学院,台北法藏佛学院、禅慧佛学院、新竹菩提佛学院、南投县碧山岩南光女众佛学院、嘉义县高明佛学院、天龙佛学院、台南开元佛学院,竹溪佛学院、基隆大觉佛学院:“中国内学院”等。
二、台湾的佛学研究
台湾佛学基本取中国传统的研究方式,寺院道场、佛学院或寺院附设的研究所为研究中心,僧人和居士是主要承担者。佛学研究者往往又是佛教信仰者,研究内容多局限在经院式的讲经说法,释典造论,其著作带有较强的信仰色彩和教派情绪。寺院道场附设的教育、研究机构,重点是培养宗教宣传家和住持等高级接班人。这种传统的方式难以培养出高级研究人员,近几十年来,台湾佛教界具高水平的人才较少,往往难以提出学术界公认的第一流论文。
主要研究机构有:
①佛教学研究所。其前身是比较宗教研究所,该所主要招收高级佛教研究人员,主办《华冈佛教学报》,以刊登海内外的博士论文为主。
②佛教文化研究所。重点研究佛教艺术与文化,主办《清凉月》、《佛教与时代》、《佛教文化学报》等刊物。出版的重要专著有《二十年来佛教经书论文索引》、《中国佛教艺术探源》,《敦煌壁画佛教图像研究》、《佛教文化论集》和《世界语文佛学译著索引》等。
③中华佛学研究所。专门从事中国佛教的研究。出版《中华佛学学报》。拥有藏书2万余册和收藏13种不同版本大藏经的大型图书馆以及电脑、传真等现代化设施齐备的东初出版社。并与美国夏戒夷、佛罗里达两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。
④中华学术院印度研究所。注重于印度佛教的研究。运用梵文、日文、印地文等语言工具。其研究范围,涉及印度佛教史、原始佛教,部派佛教、大乘佛教及佛典目录学等学科。
⑤法光文化佛教研究所。由台北法光寺住持如学创办,主要侧重佛教文化方面的研究。
此外还有中华学术院宗教与道德研究所、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、灵山佛学院、净觉佛教研究所、华梵佛学研究所等10余所佛学研究机构。
60年代之后,佛教研究开始在台湾的大学中兴起。1962年,台湾大学首先成立慈光学社(后改名晨曦学社),其宗旨是研究佛学义理,阐物东方化。台湾师大的中道学社、中兴大学的正觉社、淡江大学的四弘学社、逢甲大学的普觉社、辅仁大学的大千社、交通大学的钟译社、海洋学院的哲学社等大专学生佛教团体纷然成立。迄今,台湾已有50多所大专院校设有佛学社或佛学团体,拥有会员10万余人。各佛教组织、学佛人士为奖励学有成绩者,设奖学基金会达28种之多。主要有中国佛教国际文教奖学基金会、高雄慈恩奖学金、续明法师纪念奖学金、菩提奖学基金会、中佛会仁王奖学金、佛教大专学校慈孝奖学金等,另外,台湾“中国佛教会”还设有留学奖学金,多次派留学生到日本、泰国等地深造。
70年代以来,台湾佛教界学者提出改进培养佛教研究人才的方式,主张效仿欧美与日本,在大学设宗教系或课程。其代表者是圣严。圣严是台湾第一个博士法师,著有《世界佛教通史》等著作。1981年9月,他在中华学术院宗教与道德研究所第四十四次讲论会上,再次重申要学习现代欧美先进国家培养宗教研究人才的经验,创议修改台湾的大学法,提倡各大学创设宗教学院、宗教系或课程,培养专门的研究人员,而佛学院则专门培养弘法和住持人员。
台湾佛教界十分重视佛教书刊的出版工作。除台佛教会主办的《中国佛教》外,许多佛寺也出版期刊、佛经著作。现台湾佛教期刊已达30余种。为“有助于佛教文化的推广,加速佛法的传播”,由佛教徒主办的第一份报纸於1989年2月创刊,并在日本,南朝鲜、香港等亚洲、欧美地区及大陆设置特派员或特约记者,传递海内外佛教动态。
据中华学术院佛教文化研究所1972年出版的《二十年来佛教经书论文索引》统计,1951 至1971年,台湾出版的佛教经书论文题目共3300种。目前,台湾有30多家出版社出版佛教书籍。出版的佛教书籍种类繁多。普及佛法的通俗读物主要有《菩提树》杂志社出版的20多种佛教丛书,其中有各级佛学课本,《佛学问答类编》等;高雄弘法寺出版的《佛教慈恩儿童丛书》(共36册)、《佛教慈恩青少年丛书》(共40册)等。佛学词典等工具书主要有《佛教名词四种语言汇集》、《实用佛学辞典》、《中国佛学人名辞典》、《大藏法要类编》等。近、现代中国名僧论著主要有《妙云集》(共24册)、《谛观全集》(共28册)、《太虚大师全集》、《圆瑛大师法汇》等。影印的大藏经有嘉兴大藏经正、续二藏八百部、大正大藏经五百部、续藏经五百部等。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主要有:《现代佛教学术丛刊》,全书共100册,是一部集现代中国佛教学者(包括名僧)佛学研究成果的总汇。搜集了自20世纪初至70年代散见于国内外报章杂志有学术价值的佛学论文,并进行了分类整理。《中国佛寺史志汇刊》,共80册,多为大藏圣等典籍未收录者。《敦煌宝藏》将散佚于世界各地的敦煌经卷等资料共约20万张,汇集成册。《禅门逸书》,内容均属禅师的诗咏序集、书牍论传、题跋随录等,内有藏经未录珍本,有的已近绝版。《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》,是台湾著名学者印顺多年的研究成果,也是对他1942年著《印度之佛教》的修正与补充,论述了大乘佛教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部派佛教和大乘的密切关系。另外,还有《中国历代经典宝库》(100册)。《中国宗教艺术大观》(5册),收有二千余幅彩照。
三、台湾佛教界的国际活动
台湾佛教会不仅是“世界佛教僧伽大会”、“世界华僧大会”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,又是最大国际佛教组织——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成员之一。1976年,台湾“中国佛教居士会”被接纳为会员;在1988年11月於美国洛杉矶召开的第十六届大会上,台湾“中华汉藏文化协会”也成为会员。这次大会以“世界和平与团结”为主题,海峡两岸的佛教代表团出席了大会。
1966年在南朝鲜汉城兴建“中国佛教会馆”,与台湾开展“佛教文化的交流”。1967年12月,台湾与南朝鲜发起,在汉城召开“世界佛教联合会”大会。1976年10月,共同举办“临济护国佛教大会”。
台湾与日本某些佛教团往来密切,尤其70年代以后,双方更为频繁地派代表互访。1973年日本以孝道教团为中心的一些佛教组织首建“日华(指台湾)佛教关系促进会”,台湾派遣以道安为团长的代表团参加成立大会。1977年台湾“中华佛教居士会”与日本佛教灵友会谛盟结为姐妹会。1978年台湾及日本佛教组织成立“佛教文化交流协会”,召开一年一度的佛教文化交流大会。
东南亚地区是华侨和华裔的聚居区,多数信仰大乘佛教,台湾佛教界非常重视同这一地区华僧的联系,多次派代表团访问。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63年6月,由白圣、星云等多人组成的访问团对泰国、印度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、菲律宾,日本和香港进行了历时2个多月的访问。马来西亚槟城极乐寺是东南亚地区规模较大的大乘佛教道场,1966年7月白圣兼任极乐寺住持。1972年台湾佛教会於泰国南部合艾创建莲花阁念佛会。此外,台湾佛教会还与泰国、印尼、新加坡等国家的佛教组织及寺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。
50年代以来,中国佛教在美国逐渐发展起来,其主要传播者是来自台湾以及东南亚的华僧。现美国的华僧组织主要有纽约美东佛教会、纽约美国佛教会、旧金山中美佛教总会、檀香山华侨佛教总会、夏威夷中华佛教会、洛杉矶美西佛教会等。
(文章转自台湾研究集刊(厦门)1990年第4期)